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中國辦公室主任黃安生近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糧價有所上漲并不意味著世界糧食危機。
世界糧食計劃署是聯合國向發展中國家提供無償糧食援助的國際機構,世界最大的抗擊饑餓的人道主義組織。中國于1979年正式加入世界糧食計劃署。
黃安生表示,2008年國際市場小麥、玉米、稻谷、大豆等價格全面上漲,而今年的情況并非如此,雖然美國旱災使玉米、小麥、大豆等糧價上漲,但在亞洲,主要的糧食作物水稻生產和價格依然平穩。
對于中國來說,95%的玉米和小麥都是國內自給。中國大豆進口量占內需的80%,所以大豆價格有可能上漲。
黃安生表示,今年糧價有所上漲是近五年來的第三次上漲,但是并未出現大幅飆升。糧價變化對于貧困人口的影響很大,要注意對這些人的保障,構建社會安全網,通過學校供餐、以資代賑和營養方面的援助項目,援助弱勢群體。
對于今年中國糧食有可能迎來連續第十個豐收年,黃安生表示,中國在糧食生產方面取得的成績值得慶祝。中國用占世界9%的耕地養活了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口,依靠自己力量解決中國人的吃飯問題,為全球糧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貢獻。其中,政府高度重視,保護耕地紅線,都是值得肯定的。
他說,中國的糧食生產發展非?欤瑢κ澜缬薪梃b意義。中國不僅向一些還在忍受饑餓的國家出口糧食,更重要的是提供了經驗和方法,包括政府重視并加大投入、發展農業科技、加強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等。
“中國幅員遼闊,既有熱帶、亞熱帶、溫帶、寒帶等地理條件,又有水稻、玉米、小麥、大豆等各種農作物,世界上幾乎各種農業模式都能在中國找到,很多國家都可以在這些模式中找到適合自己的來借鑒!秉S安生說。
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今年的主題為“辦好農業合作社,糧食安全添保障”。
世界糧食計劃署戰略計劃部政策執行主任賈恩·卡羅·奇里在北京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農民合作社在很多國家已經成為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力量,合作的目的是把分散的農民組織聯合起來,更好地反映他們的聲音,提高他們參與價格談判的話語權,提高生產、銷售等環節的組織化、規;鲊畱摷哟髮r民合作社的支持力度,讓這支力量充分發揮在保障糧食安全、提高糧食品質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