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多國央行對國家開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發行的最新點心債券(即人民幣計價債券)表現出迄今為止最強烈的興趣。這一趨勢反映出這些國家正在通過配置人民幣資產實現外匯儲備的多元化。
上周,國家開發銀行發行了價值人民幣25億元的離岸人民幣計價債券。知情人士透露,在發行的人民幣15億元的三年期點心債券中,大約有58%被少數幾家央行認購。
國家開發銀行當時表示,首次有非洲國家央行投資人民幣債券。另據參與交易的一位銀行家透露,中東和歐洲國家的央行也認購了這批準主權債券。
中國財政部上個月在港發行的230億元人民幣國債中,國外央行認購了其中的20億元。兩周前,韓國輸出入銀行發行的價值人民幣17.5億元的點心債券中,外國央行認購了其中的五分之一。
巴克萊集團亞太債券承銷部負責人說,隨著時間的推移,國外央行參與離岸人民幣市場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因為它們希望降低美元和歐元資產的比重,實現外儲多元化。巴克萊是此次國家開發銀行債券發行的承銷商之一。
外國央行也可以通過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在中國國內市場購買人民幣債券。然而,外國投資者在進入這些市場時都受到嚴格的準入限制,他們的投資額度不能超過中國外匯局批準的上限。
但在離岸人民幣市場,外國央行和其他投資者不需要面對如此苛刻的限制。上述巴克萊人士表示,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程度的提高,他預計有更多央行會參與離岸人民幣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