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真堂聲稱他們無痛取膽的技術,就是在熊的腹部上開一道口子,然后再在膽囊上開一道口子,讓膽汁慢慢地流出來,是不疼痛的。熊在無痛苦的前提下,5至8秒引流出膽汁,相當于人類義務獻血。而且活取的黑熊是人工飼養的。 據報道,歸真堂創辦人邱淑花2011年2月16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認為,養熊是有林業部頒發批文,生產熊膽粉有1995年衛生部頒發藥準字號,都合法。邱淑花甚至稱:“可以說,如果反對我們就等于反對國家。” 邱淑花認為,1993年開始養熊的歸真堂是國家示范基地,實現生態養殖,這是對黑熊的保護。 邱淑花的說法得到了中國中藥協會的力挺。一份2011年12月19日發出的“國中藥協函2011第46號”中國中藥協會發給主要媒體的溝通函稱,“以中國黑熊(珍稀動物藥用資源)養殖業為例,在不少媒體的新聞中,依然采用‘殘忍、取締’等字樣,而事實上,中國中藥產業珍稀動物藥用資源養殖狀況早已擺脫10年前‘鐵馬甲、插管引流’等落后技術”,“事實上,不規范養熊場都已被政府明令禁止,也同樣被中醫藥及從業人士所反對”。 溝通函還稱,黑熊是二類保護動物,為使野生黑熊免遭獵殺,保障用藥需求,我國于上世紀80年代從朝鮮引進養熊取膽技術,于90年代普及黑熊自體組織造瘺及無痛無管引流技術。該技術10秒即完成膽汁收集,引流熊與非引流熊健康狀況沒有差異。目前我國的黑熊養殖業已十分科學、規范,1頭黑熊的1年引流膽汁量相當于獵殺220頭黑熊的取膽量,符合《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永續利用原則。 熊膽是四大名貴動物藥之一,有2000多年入藥歷史,廣泛用于肝膽、心血管、腫瘤、急性傳染病等,含熊膽粉的藥品有“片仔癀”、“熊膽救心丹”等153個品種,在危急重癥搶救、疑難雜癥治療中療效顯著。熊膽粉含多種天然成分,是西方化學藥“熊去氧膽酸膠囊”無法替代的,在國際醫藥領域有核心競爭優勢。 追根溯源,中國中藥協會這一說法來自于政府官員的言論。歸真堂網站上鏈接的2006年1月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實錄中,國家有關部門官員在回答美國記者提出的“您是否認為‘養熊取膽’這種做法是完全人道的,無痛的做法?”的問題時,有關官員回答說:“從國外引進這種養熊取膽技術,初期確實對熊造成了很大的痛苦。從我個人看,一開始那種養熊取膽的辦法我也是不贊成的。作為野生動物保護工作者,我覺得引流的辦法令熊非常痛苦。但是,我現在基本改變了自己的觀點。為什么改變了自己的觀點?因為現在基本是‘無痛引流’,用熊本身的組織來引流,熊的痛苦大大減少。過去用‘鐵背心’養殖的方法現在基本上沒有了。同時,政府部門也加大了養熊清理整頓力度,對養熊不規范、達不到政府部門規定和要求的,都列入了清理整頓的范圍,這樣的企業不準許它再繼續從事養熊這種行業。現在給大家提供的數字中,大家可能看得出來,從480多家下降到68家,也應該說明了這一點。” 至于中國政府會不會取締“活熊取膽”,這位官員說,這個問題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熊膽粉的作用是其他中藥不可替代的,它具有止疼和消炎等綜合功效。到目前為止,我們中藥品種還有123個品種需要熊膽作原料,有183個企業需要熊膽粉支撐。這種情況下,在沒有找到很好的替代品之前,到目前我們還沒有時間表宣布取締“活熊取膽”。我們只是說在今后的養熊的過程中,通過增加科技含量和技術含量進一步解決黑熊取膽痛苦的問題,這是我們今后加強和努力的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