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公司一直翹首企盼的新一輪注資或將正式成行。外電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稱,中投公司不久將從財政部獲得1000億至2000億美元的新資金。 今年3月底的時候,中投公司內部就“二次注資”的方式進行了研究,并曾向一些外部專家進行咨詢。當時討論主要集中在三個方向:一是沿用2007年財政部發行特別國債購買外儲的方式,二是由外匯局向中投公司出資,三是外匯局將外匯資金委托給中投公司用于投資。
中投公司的初始注冊資本金為2000億美元,是2007年財政部通過發行特別國債的方式籌集15500億元人民幣,購買等額外匯儲備注入形成。其中,用于境外投資的部分約1100億美元,已經全部配置完畢,投資方式包括自營投資和委托國際知名投資管理公司、私募股權公司的投資。其余部分則通過中央匯金投資境內金融機構。 一直以來,中投毫不掩飾對新資金的渴望。中投副總經理汪建熙今年兩會期間曾對本報記者表示,中投有能力也希望管理更多的資金,但是新一輪的注資要根據國務院的表態,目前還沒有下批。一旦有新的資金,中投會不斷擴大投資規模,根據投資需求逐步在境外設立投資機構。 但是,自2007年成立以來,中投海外投資之路頗為坎坷。2008年其境外全球投資組合回報率僅為-2.1%,爭議尤其集中在對黑石、摩根士丹利以及The
Primary
Fund的投資上。2009年的境外全球投資組合回報率達到11.7%。汪建熙曾透露,中投成立三年多來的年均年化收益率超過了6%。 而一旦中投獲得注資,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擔巨額外匯儲備的管理壓力。目前中國外匯儲備已經突破3萬億美元,拓寬投資渠道,緩解外匯儲備增速是大勢所趨。有傳聞央行正在考慮建立外儲投資基金,投資于能源和貴金屬等行業,同時研究成立外匯平準基金,用于干預外匯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