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家從來不涉足三板市場業務的券商都紛紛成立了場外市場交易部,三板做市商和保薦業務觸發了券商新一輪爭奪。作為三板市場的歷史見證人和最早的參與者,申銀萬國代辦股份轉讓部總經理張云峰如何看待這樣一個變化呢? 《華夏時報》:申銀萬國是服務三板市場的老牌券商,現在各家都準備爭奪這一塊新業務,您們是否會受到沖擊?
張云峰:申銀萬國服務三板市場的公司最多,我們在三板市場耕耘了很多年,為很多新三板公司提供了定向增發融資的服務,新三板市場的擴容和場外市場建設的啟動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更好發揮優勢的機會。 《華夏時報》:創業板的啟動給券商格局帶來很大的變化,平安、國信和招商成為最大的受益者,業務增長迅速,沖擊第一陣營,您認為,場外市場建設的啟動會給券商格局帶來哪些變化?
張云峰:新三板市場的擴容可能給券商格局帶來一些變化,畢竟涉及到投行業務和經紀業務,券商保薦更多的企業上三板市場,也為自己保薦主板上市儲備了資源,做市商制度增加了券商經紀業務的收入。 《華夏時報》:有人說,一張白紙可以寫最好的文章,場外市場脫離原有體制的約束實行注冊制發行,資本市場發行制度創新的改革可以從場外向場內推進。您如何看待這一問題? 張云峰:三板市場可以進行各種制度創新,這一創新的實驗會對資本市場未來的改革提供借鑒,一步一步推進中國資本市場與國際接軌。
|